在涌泉鄉的高標準農田里,拖拉機正在進行翻土作業,為油菜種植做準備。
當午后的陽光在農田里鋪灑開來,新修的灌溉水渠在秋日里波光粼粼;遠處的幾臺無人機,正在播撒著油菜種子,空氣中散發著泥土的清新氣息……這是近日記者在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涌泉鄉躍進村的農田里看到的場景。在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推動下,這片曾經分散零碎、灌溉不便的土地,如今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近年來,柴桑區積極探索、創新模式,助推高標準農田高質量建設,全區新建高標準農田16.2萬畝,改造提升1.87萬畝,占全區永久基本農田面積的91.47%,為奪取糧食穩產豐產、保障糧食安全奠定了堅實基礎。
機制突破:
農民成為農田建設“主角”
在柴桑區,以往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從設計、實驗到驗收,多由農業農村局包攬項目,農民參與度不高。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當地探索出鄉鎮一級法人制新模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將職責權限下放,鄉鎮全面負責項目的建設和管護工作,農業農村局負責牽頭全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設計、監理和驗收工作。”柴桑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劉勛介紹,該模式充分發揮鄉、村兩級和農民群眾參與農田建設的積極性,進一步提升項目建設質量,增加村級集體經濟和農民群眾收入...[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