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怕收獲時遇到雨天,糧食沒辦法晾曬,一旦發霉變質,就白忙活了。”河南省鄭州市滎陽市高村鄉肖寨村村民肖濟民,這兩天正在為玉米收獲的事情忙碌。
肖濟民說,“今年遇到雨天也不怕了,只要農機能進地,玉米在田里直接脫粒,裝上運輸車。合作社都有烘干塔,我們不用自己操心了,過磅后現場就能拿到賣糧款。”
肖濟民口中的合作社,就是河南滎陽市新田地種植專業合作社,這是一家以種植小麥和玉米為主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每個村子都有我們的‘車間主任’,相當于工廠化管理,啥時候打藥、施肥,啥時候收割,都由他們向農戶傳達。”合作社負責人高興告訴記者,“我們以村為單位設立‘車間’,提供種子、農藥、肥料、農技、飛防等全流程服務,服務范圍覆蓋5個鄉鎮80多個村,共2萬多個農戶...[查看原文]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032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