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醉染子午嶺,嶺深之處秋意濃。眼下,在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秋收過后,一年的農事就到了尾聲,農戶們進入一年中***清閑的時節。可在宮河鎮現代農業示范園里,農戶陳大爺,卻又開始新一輪的忙碌。示范園里這些設施大棚,實行循環種植模式,前幾天剛剛收完辣椒翻整的土地,陳大爺與同伴一起,又開始播種起羊肚菌。
陳大爺指著地上一個個的菌包說:“半個月后,羊肚菌就會從這些菌包里長出來,經過半年的生長期,到明年四五月份就會成熟。緊接著,我們就能再種一茬夏季蔬菜,循環著來。這樣好啊,地不閑著。種這一茬羊肚菌,一個棚能多收益5萬多元,我能多拿到1萬多元。”
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千百年來,耕種在隴東黃土高塬溝壑的這些農戶,遵循著四季變化來安排農事。當地氣候干燥,夏天炎熱冬季寒冷,農民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等耐寒耐旱的作物,可收益不高。要讓農民增收,就要拓展農作物品類,種上經濟價值更高的蔬菜。在東西部協作的大背景下,天津市北辰區與正寧縣共同攜手,從2020年起,累計投入東西部協作資金超過1800萬元,共同打造了占地500畝的正寧縣現代農業示范園。經過4年的建設,這里已經建有46座高標準日光溫室大棚,分為設施蔬菜種植區、食用菌栽培區和有機肥生產區三個區域。主要種植黃瓜、西紅柿、青椒、羊肚菌等10余種蔬菜、食用菌。
園區采用“菌菜輪作”模式,改變了傳統的單一種植模式。這樣一來,收割后的蔬菜莖葉翻進土里,增加了土壤菌群、土壤有機質和養分含量,而養殖羊肚菌的菌渣廢料,又為夏菜生長提供了肥料。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羊肚菌種植后土壤中殘余的大量菌絲和菇腳,是上乘的有機肥,能為葉菜、青椒等補充多種營養成分,還減少化肥的使用量。同時,菌渣有效利用后,又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實現了一田雙收、一年兩收的目標,節約了土地,提高了產值...[查看原文]